一是“专”注主导产业。围绕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投入1.2亿元,推动先进生产技术研发及生产线改造,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2家企业纳入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规上制造业亩均产值增速7.4%。
二是“精”融减税纾困。注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资金1500万元,累计撬动贷款6亿元,实施应急转贷周转金帮扶政策,担保企业续贷资金6亿元、转贷资金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1—10月减税降费及退税4.8亿元。
三是“特”色产业集聚。投入6085万元推动生态环保、重庆小面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推广井谷元、辣来主义等小面品牌,持续完善重庆小面产品标准,吸引全链条企业69家。发挥三峰环境等环保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助力企业焚烧炉技术和装备在8个国家和地区取得254 个项目、413 条焚烧线的市场应用业绩,设计处理能力超过 22 万吨/日。
四是“新”型动能转化。投入7015万元,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设立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扶持专项8000万元,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