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破基数,立预算编制新机制。转变支出“基数+增长”固化格局,以“零”为基点,清理规范111项补助政策,项目数量下降10%。清理弥补人员及公用经费的项目支出,压减低效无效项目,审减预算3.2亿元。
二是破条块,立财政保障新次序。按照轻重缓急将支出预算分为9类,优先保障“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项目支出“零售变批发”,同类项目归并实行集约化管理。集中财力落实大事要事,做到“大钱大方”。
三是破痛点,立绩效管理新体系。深化绩效理念,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事前绩效评估和结果运用。落实“小钱小气”要求,印发《关于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十一条措施的通知》,量化奖惩过紧日子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