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04009286367F/2021-0004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统计 | [ 体裁分类 ] | 统计分析 |
[ 发布机构 ] | 大渡口区统计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1-04-15 | [ 发布日期 ] | 2021-04-15 |
[ 索引号 ] | 11500104009286367F/2021-0004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统计 |
[ 体裁分类 ] | 统计分析 |
[ 发布机构 ] | 大渡口区统计局 |
[ 发布日期 ] | 2021-04-15 |
[ 成文日期 ] | 2021-04-15 |
大渡口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运行逐季恢复,稳定转好,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6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3.2%;占GDP比重为0.4%,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115.22亿元,增长5.2%;占GDP比重为43.2%,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0.14亿元,增长1.2%;占GDP比重为56.4%,下降0.3个百分点。
图1 2016-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7.86万人,比上年增加2978人,其中:男性13.61万人,女性14.2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311人,出生率为8.3‰;死亡人口3226人,死亡率为1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8‰。全年迁入人口11855人,迁出人口7479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206人,年末结存登记失业人数4718人。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3.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4%;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25.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5%。数字产业增加值15.23亿元,增长11.7%。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6%,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5%。全年新设立市场主体0.56万户,年末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总数3.26万户。
二、农业
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525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10070万元,增长2.5%;林业产值3219万元,增长5.2%;牧业产值725万元,增长211.2%;渔业产值393万元,同比下降6.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19万元,增长0.4%。
全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091亩,产量1003吨;蔬菜播种面积为0.98万亩,蔬菜总产量1.67万吨;生猪出栏308头;山羊出栏44头;家禽出栏3.4万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工业增加值67.18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9%,出口交货值增长53.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营业成本增长4.5%。
产值分行业看,专业设备制造业实现逆增长,比上年增长74.4%,拉动产值增长10.7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继续扩大,国外贸易订单不断,增长11.8%,拉动产值增长2.9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业在区内摩配行业好转的带动下增长19.1%,拉动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来看,传统产品与新兴产品增势存在差异。传统产品方面:钢材、水泥、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分别下降12.0%、0.2%、0.8%、4.1%;新兴产品方面:电动自行车、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数字激光音视盘机、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分别增长248.9%、32.6%、1.1%、12.8%。
全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4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39.31亿元;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847.69亿元,增长21.0 %。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464.05亿元,增长11.6 %。
四、服务业
全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55亿元,比上年下降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08亿元,比上年增长6.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5亿元,比上年下降5.1%;金融业增加值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房地产业增加值38.97亿元,增长4.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9.29亿元,增长0.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03亿元,增长1.1%。
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机动车辆2800辆;其中:载客汽车20辆,载货汽车2780辆。全年实现公路旅客周转量1275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2.6%;实现公路货物周转量12694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3%。
年末全区共有移动电话基站4800个,其中5G基站1008个。全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472万元,同比下降6.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3亿元,比上年下降5.9%。从商品销售情况看,批发业销售额334.19亿元,比上年增长0.5%;零售业销售额45.41亿元,比上年下降1.3%;住宿业营业额0.7亿元,下降24.3%;餐饮业营业额12.06亿元,下降0.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2%。按投资用途分,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1.1%;工业投资增长12.6%;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9%。
全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9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7.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0%。
图2 2016-2020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出口16.04亿元,增长50.7%;进口5.99亿元,比上年下降19.3%。
全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778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9.4%。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4亿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税收收入16.49亿元,下降1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5亿元,下降6.8%,其中:教育支出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6亿元,增长3.2%;卫生健康支出3.41亿元,增长25.5%。
年末全区有金融机构40家,其中:银行22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担保公司1家,基金公司7家,保险公司4家,证券机构1家。全区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3亿元,比上年增长4.3%;各项贷款余额为815.4亿元,增长9.2%。
年末全区1家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35家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公司。
全年全区保险保费收入3.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财险公司保费收入1.69亿元,增长57.1%;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77亿元,增长16.4%。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10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69元,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63元,增长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279元,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92元,增长3.3%。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3%,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
图3 2016-2020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34万人,比上年增长4.2%。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91万人,增长5.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99万人,增长1.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21万人,增长1.7%。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3万人,增长4.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8万人,比上年下降2.0%。全区为2.58万人次的城市居民和0.27万人次的农村居民分别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73万元和172万元。
年末全区共有31家养老机构,提供床位2229张,入住老人1290人。年末全区共有8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持有证书的专业社会工作者417人。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1050件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116件,实用新型834件,外观设计1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9.7件。
年末全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重庆市科技型企业300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市级以上协同创新中心1个。全年科技型企业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5项。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108所。各类学校教职工5197人,其中:专任教师3978人。各类学校招生人数18239人,在校生60290人,毕业生15238人。2387人报名参加高考,2238人被各类大专院校录取。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81.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2.6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8.49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6.05万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19.82万平方米,其他用房面积18.26万平方米。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全年全区文化事业投入2476.4万元,年末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面积2.46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藏书40.42万册,有效借书证3.9万个,全年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15.3万人次,书刊外借册次25.7万册次。
全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06.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5.3%。年末全区共有旅游景区4个,其中3A及以上景区2个。
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25个,其中:综合医院15个,中医医院5个,专科医院2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2854张。卫生技术人员337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74人,注册护士1624人,药剂人员162人,技师(士)162人,检验师119人。医院实现营业收入9.31亿元。全区计划免疫接种率98.8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2‰。
全年全区举办运动会或比赛20场次,中小学校参加市级以上竞赛项目22项次,参赛总人数452人,获奖牌79块。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区电力使用量188084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5%,其中工业用电量109383万千瓦时,下降4.5%。天然气生活使用量15489万立方米,下降11.7%。
全年全区空气质量在Ⅱ级以上天数323天,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2.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65.9分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和地面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全年全区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1042件,比上年增长5.7%;发现受理治安案件2692件,增长38.5%。人民法院结案案件数10303件,案件结案率91.24%,其中:刑事案件352件,行政案件116件,民事案件6177件,执行案件3658件。年末全区有律师事务所4所,律师61人;全年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34件;调解纠纷案件4552件;办理公证件数8050件。
全年全区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2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2人,比上年减少1人;生产安全死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74.17万元,比上年增长51.5%。
注
[1]本公报中2020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2020年全区人口相关数据,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后另行公布。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最终核实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初步核算数。
[4]工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等八大产业中的工业相关行业。
[5]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其他服务业包括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
[7]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本公报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总和。
[9] 行业统计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
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大类。
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社保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分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部分金融数据来自区金融发展中心;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区商务委;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区招商投资局;交通数据来自区交通局;文化旅游数据来自区文化旅游委;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区民政局;专利、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管局;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委;电力、燃气数据来自区经信委;噪音、空气监测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案件办理数据来自区法院;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区应急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邮政集团大渡口区分公司;其它数据来自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