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退伍老兵返乡

退役第一课开班典礼

军属领取光荣牌
2020年,大渡口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勤奋、务实、创新,围绕“一个中心、两项任务、三个定位、四铁队伍、五大目标”的工作思路奋发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关爱老兵用心用情
2020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托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全年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上门宣传近4000次,现场咨询服务3000余人次,确保应知尽知。
组织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开展培训20余次,让基层落实政策“一把标尺量到底”,确保应训尽训。
开辟社保接续“绿色通道”,链接社保、武装、公安、档案等部门,整合各类信息解决20余名退役士兵“接续军龄认定难”问题。主动上门服务、专人负责催缴解决异地安置退役士兵“接续认定和缴费难”问题,涉及区外企业30余家。局领导包案接访,当面政策解读等,确保应办尽办。
2020年受理接续申请433人,办结率100%,缴入养老保险接续费用935万余元,全面完成社保接续攻坚阶段任务,被市局评为社保接续专项工作先进单位。
体系建设保质保量
通过“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镇(街)、村社服务站人员到位率均达100%。完善网络结构,实现区与镇(街)、镇(街)与村(社)之间,自上而下的工作调度在一天内精准传达。
学习“枫桥经验”,加强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大范围申报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创建。全区1个中心和8个镇街服务站中申报创建7个(除2个因办公场所近期计划整体搬迁外),申报比例78%,申报创建比例居全市前列。
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作为全市两家申报创建单位之一(主城唯一),投入2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退役军人之家”,形成了宣传厅、展示厅、接待室、谈心室、大讲堂、小课堂、荣誉室、阅览室、文化廊、娱乐廊为一体的阵地,营造良好的拥军崇军氛围。
同时,该服务中心高质量重点打造三个街镇服务站,全面落实党建引领、退役军人情况掌握、走访接访慰问、困难帮扶落实、正向激励全覆盖。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2020年,疫情发生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率先向退役军人发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和倡议。全区467名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128名工作人员、5名军属及军烈属、3名局机关党员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涌现出一批抗疫先进典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总支被区直机关党工委评为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
通过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双拥组织等开展线上就业服务和抗疫宣传16990人次,发布企事业用工信息150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2次,涉及企业42个。为全区15个防疫一线的现役军人家庭送去慰问信、慰问品。发动支部、干部职工为抗疫捐款万余元;拥军企业、双拥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企业和团体捐钱捐物共计64.5万元。
挖掘退役军人抗疫典型20余人,相关事迹报道被《重庆日报》《中国网》《重庆电视台》《学习强国》《重庆商报》《重庆市双拥工作简报》《大渡口报》、大渡口电视台等媒体或平台刊发采用。
政策兑现落地落实
探索创新双拥工作举措,搭建工作平台,双拥模范城创建被市委、市政府和重庆警备区命名表彰。走出区域做双拥,“八·一”、春节期间专程慰问重庆警备区、陆军军医大学,与区外军事单位开展科研合作,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立足实际促双拥。与重庆大渡口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开设双拥宣传专用通道,与万家燕医院、龙文实业达成共识,重要时间节点利用电子屏、广告栏宣传双拥,增强宣传实效;拥军优属送温暖。抓好军人立功受奖工作落实,提高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奖励标准,大张旗鼓为1名二等功,3名三等功立功家属送喜报;开展44名边海防官兵家属和16户援鄂一线的军人家庭走访慰问活动,开展应征入伍新兵欢送仪式,为他们购买慰问品,为武警执勤五大队十六中队筹措抗疫物资、慰问品、推动营房建设;为260余名退役军人及家属免费资助白内障手术;褒扬纪念传精神。高质量组织社会各界开展“致敬·2020 清明祭英烈”活动、“9.30”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缅怀英烈,弘扬烈士精神;组织开展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发放工作,挖掘抗美援朝功臣甯德明、刘世银等先进事迹;政策落实强保障。及时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优抚标准,足额兑现各类补助金。发放各类抚恤优待补助金800余万元,发放节日慰问金(品)、纪念品100万余元。及时落实医疗政策。发放各类定期抚恤、优待对象医疗补助金40万元。开展伤残军人证换发,光荣牌悬挂,军用品、荣誉品、纪念品“三品”展示,英雄事迹及重钢护厂烈士事迹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