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大渡口区人民政府 部门街镇
[ 索引号 ] 11500104MB19393788/2024-00029 [ 发文字号 ] 渡减办发〔2024〕11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渡口区应急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26 [ 发布日期 ] 2024-07-26
[ 索引号 ] 11500104MB19393788/2024-00029
[ 发文字号 ] 渡减办发〔2024〕11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大渡口区应急局
[ 发布日期 ] 2024-07-26
[ 成文日期 ] 2024-07-26

重庆市大渡口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转发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十户联防”预警避险机制成功避险典型案例的通报


重庆市大渡口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转发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十户联防”预警避险机制成功避险典型案例的通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十户联防”预警避险机制成功避险典型案例的通报(渝减办〔202427号)》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紧扣“应急叫应、避险转移”两个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做好汛期防汛防涝和地灾防治工作,努力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市大渡口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4725



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十户联防”预警避险机制成功避险

典型案例的通报

渝减办〔202427

各区县(自治县)减灾委,市减灾委成员单位:

今年入汛以来,我市已遭遇11次强降水过程,其中“7·8”强降雨过程强度达“特重”等级,为2008年以来最强,致灾严重,其中地质灾害124起,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本轮强降雨应对过程中,各区县严格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有序有效处置各类灾险情。忠县、云阳、彭水、巴南、丰都、奉节、涪陵、綦江、梁平、黔江、石柱、巫溪、武隆、酉阳等14个区县,成功预警和处置地质灾害灾险情31起,避免312818人可能因灾伤亡。其中,石柱、梁平、开州、酉阳、巫山等区县建立“十户联防”地灾预警避险机制,着力打通地灾防治预警叫应“最后一米”,在“7·8”强降雨防范应对中取得了明显实效。石柱县典型案例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刊登,得到家军书记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市推广。

现以石柱县为例对相关工作机制进行通报,希望各区县、单位认真学习借鉴,唯实创新、关口前移,紧扣“应急叫应、避险转移”两个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做好汛期防汛防涝和地灾防治工作,努力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附件:“十户联防”预警避险工作机制(以石柱县为例)

 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4719


附件

“十户联防”预警避险工作机制

(以石柱县为例)

一、“十户联防”做法

(一)科学划分联防体。结合基层智治要求,推动网格再细化,以院落、楼栋为基础,按照相邻相近、便于巡查、便于应急要求,将10户相邻的居民划分成1个联防体,实现区域联防联控,并覆盖基层网格内的所有单位、场所、院落,做到无遗漏,形成“10户联防体+村居网格+基层党组织”的防治体系。

(二)选好一个联防长。通过组织推荐、群众公推、个人自荐等方式,每1个联防体公推1名联防长。由联防长牵头开展联防体各项工作,落实上级任务,对网格长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负责,并每月汇报工作情况,每季度开展联防体工作评定,每年推荐先进联防队员。全县2510个十户安全互助联防体共招聘2510名联防长。

(三)组建两支工作队。一是组建巡查劝导队。从村组干部、党员、退伍军人和在家劳动力中抽选35名队员,常态化轮换开展巡查劝导、隐患排查、预警响应工作,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救援第一时间开展、信息第一时间报告。二是组建应急志愿队。按照不少于510人标准抽选精干劳动力,在第一时间应急响应,快速开展应急处置、灾情监测,防范次生灾害,并在灾后及时核实上报灾害情况,组织灾后重建。全县累计招募应急志愿队队员1.3万余人。

(四)每日三次巡排查。在极端天气、重要时段情况下,根据各级预警信息及工作要求,由巡查劝导队轮值队员负责,每天早、中、晚开展三次综合巡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实施风险监测,宣传安全知识与应急常识,劝阻不安全行为,并及时向联防长报告巡排查情况。联防长接报后及时向网格长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报告有关情况,确保发现得早、信息畅通、救援及时,实现救早、救小。

 二、主要成效

  石柱县建立“十户联防”机制以来,基层防灾自救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在“7·8”强降雨防范应对中,在地质滑坡、洪峰过境等突发事件的事前巡查劝导、避险撤离,事中的监测蹲守、防范回流,事后的灾害评估、灾后重建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防范应对基层灾害事件96件次,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

  三、成功避险案例

71120时许,石柱县万朝镇万康村地防员刘威按照连续强降雨增加巡查次数要求开展冒雨巡查,发现大塘公路下陷,附近有滑坡迹象,大塘公路下方就是樟林沟大院。刘威立即将险情报告给镇政府、县应急管理局和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并敲锣叫应受威胁群众抓紧撤离。随着锣声响起,“十户联防”地灾预警避险机制迅速启动,仅半小时,受威胁511名村民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712930分许,樟林沟大院突发泥石流地质灾害,泥石流冲出方量约1.2万立方米,致2间房屋垮塌、7间房屋受损,因提前转移避险,无一人伤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