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医保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部署,对照《2024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渝府办发〔2024〕41号),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健全法治机制,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坚持把法治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
(二)提升法治素质,强化法治思维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组会、中心组学习、党员大会、干部职工大会为载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理论知识考试、旁听庭审等制度,按时完成全局干部职工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实现单位在编人员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全覆盖。组织全局职工参加行政执法通用知识培训和考试,实现全局正式员工全部取得执法资格,夯实了单位依法行政的队伍建设。
(三)规范决策程序,提升决策水平
严格遵守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党组会议事决策规则,执行重大法律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提高决策质量。认真落实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坚持做到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1名在编在职人员担任公职律师,加强了涉法事务的审核把关;聘请了2名专职律师为法律顾问,提供日常法律咨询服务,为各项工作的依法依规开展进行保驾护航,全方位确保行政管理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公平竞争意识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和投诉举报回应机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对制定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文件进行公平性审查,确保出台的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相关要求,防止出现限制公平竞争的行为。开展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营造行政主体与市场共同崇尚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提升全社会公平竞争意识。
(五)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
一是持续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制定2024年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方案,建立公安、卫健、市场监管、医保等七部门基金监管协作机制,签订基金监管补充协议。二是严格基金监管流程。建立案件查处区级报批机制,严格开展监督检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通过部门联合检查、第三方核查、日常检查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扎实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检查。三是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深入落实群众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以打击欺诈骗保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医保、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一案多查、一案多处的联合惩戒机制,实现行刑、行纪衔接,已移送公安机关欺诈骗保案件4起。
(六)坚持依法行政,推动高效便民
严格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理业务,规范履行行政职责,无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一是梳理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多数医保业务实现立等即办,办结时间比法定时间缩短70%以上,民呼我为满意率2024年全年综合满意度达到96%。二是在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推行“综合柜员制”,建立综合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的窗口模式,推行“五心”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建立首接流转机制,持续提升医保服务质效。三是以打造并持续强化“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为抓手,在8个示范药店、2个社区建立医保便民服务站,打造基层服务示范点3个,下沉13项医保经办事项至示范药店和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站,下沉15项医保经办事项至镇(街)、村(社区),推动高频事项“就近受理”。四是全区定点医疗机构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门诊联网结算实现全覆盖,4家医院开通特病门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先实现“一窗综办”。五是推动成渝地区医保互联互通,落实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结算政策,为市外参保人提供结算服务上千人次;落实成渝两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互认,执行成渝两地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互认制度。六是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做好“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生育津贴办理一件事”。七是顺利推进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全区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电子处方流转,224家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结算功能。
(七)落实普法宣传责任,深入推进公众全面守法
一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专题宣传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对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的知晓度,现场召开基金监管警示教育大会,分析当前基金监管形势,对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进行部署。二是在单位内部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各类会议培训进行政策学习,加强机关干部、窗口工作人员的法治宣传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主动宣传的工作氛围。三是运用媒体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在政务大厅、办事窗口摆放政策宣传资料,在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和镇街等基层经办机构张贴政策宣传海报、播放政策宣传视频等方式,把医保政策普及到群众身边。同时要求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医保政策宣传,设置投诉箱,公布医保投诉电话,增强定点医药机构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和原因
2024年区医保局在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面对法治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执法队伍需要进一步强化。随着医保基金监管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案件普遍呈现更加错综复杂的特点,一些医保问题涉及时间长,处理棘手,而我局目前的执法队伍较为单薄,处理一些重大疑难案件的执法经验较为缺乏。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断总结积累执法经验,提高应对能力,进一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二)普法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拓宽。普法创新仍显不够,在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新媒体宣传的渠道和方式需要进一步拓宽。此外普法宣传还不够系统化,内容不够丰富,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有关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人自觉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以法治建设保障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医疗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等作为党组会、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开展专题学习,督促班子成员依法履职,不断提升全体干部的法治素养。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监督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坚持医保重大执法案件集体研究,指导细化医保基金行政执法裁量细则,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带头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三是督促全局职工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坚持执法人员法治理论考试全覆盖,督促工作人员及时取得执法资格认证。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强化法制审核把关。积极协助支持法院裁决书执行,依法依规冻结相关款项。四是深入推进普法宣传。开展医保基金监管专题宣传,“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落实“八五”普法任务,常态化推进医保政策正面宣传引导,积极营造社会支持、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推进医保各项任务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2025年主要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一)提升责任意识,持续加强日常学习。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增强班子及成员在分管工作领域的履职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切实将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开展法治学习和培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医保法律法规等纳入年度学习计划,提高全局干部的法治意识。
(二)提升执法水平,持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医疗保障专门法律知识培训、法治理论知识网考,全面强化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增强依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扩充执法力量,提升医保系统干部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
(三)提升普法宣传力度,持续加强医保政策宣传。抓住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持续宣传《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参保缴费、医疗救助、医保待遇报销、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等政策,提升民众法治意识和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制定2025年普法计划,探索普法新形式,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载体,增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综合运用传统媒介、新兴媒体、现场宣传、公益讲座等多种形式提升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重庆市大渡口区医疗保障局
202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