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2022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日期:
2023-04-13
大
中
小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125***********919U |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重庆市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大渡口区博物馆)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物事业发展。负责全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宣传展示。 |
住所 |
重庆市大渡口区钢花路302号1号 |
法定代表人 |
李**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167.1 |
150.1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 |
从业人数 |
3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在有效期即将到期前及时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进行换领。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区文管所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围绕“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下功夫,积极完成各项任务,现将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推进区博物馆免费开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展陈质量、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策划举办原创展览3个;开展3个巡展进学校进社区展出20余场,覆盖观众5万余人;与三峡馆联合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图片展,参观观众5000余人。截至目前,开放278天,总参观观众83634人次,团队116个,提供免费讲解705场。 二是科普、社教活动多点开花。依托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社教及志愿者活动60余场次,惠及观众4万余人次;新增志愿者40余名,组织志愿者活动30余场,为观众提供志愿服务300余场次。 三是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大。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发布信息200余条,累计观众浏览量5.9万余次,累计转载量近4000次;同时与市区各级媒体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市区40多家媒体对我馆进行了共670篇宣传报道,其中包括国家级媒体1次,市级媒体130余次,区级媒体500余次。 四是智慧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开发微信智慧导览小程序,涵盖语音导览、预约参观、馆藏精品、虚拟展厅、展览荟萃、非遗展示、文创展示、拼图游戏等八个功能,为观众提供了语音导览、文物赏析、互动体验等服务,实现观众随时随地、身临其境“云观展”;成功连接文化旅游云平台的客流监控系统;制作虚拟VR线上展3个;依托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综合利用项目完成16件藏品三维数字化扫描。 五是文物活化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开发制作云木出秀系列、连环画系列文创10余种,开发数字文创1件;联合长江三峡沿线博物馆发行数字文创5件;参与各类文创展示10余场,荣获第九届“博博会”弘博奖“优秀展示奖”,“小金鳌系列文创”和我馆分别在第二届巴山蜀水博物馆文创展荣获“优秀参展作品”奖和“优秀参展单位”,彰显了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六是馆藏藏品资源不断丰富。常态化征集藏品,共征集240件(套),接受社会捐赠154件(套)。现馆藏藏品共计1836件(套),经专家鉴定新增三级文物23件(套),一般文物182件(套)。 七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我馆重视人才培养,组织参加“数字与信息技术视频培训”、“2022全国博物馆讲解员高级讲习线上培训班”、“第二十一期文博行业培训”、“全国博物馆业务综合培训班”等线上课程10余场,极大提升了我馆员工的业务素质能力。 二、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强化文物安全工作 一是文物调查工作成果显著。重钢烈士纪念碑、钢花影剧院2处入选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类)。完成我区长江流域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工作,编制完成专项调查报告,复查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07处。完成我区名碑名刻文物遴选推荐及碑刻石刻文物资源摸底调研和信息录入工作,调查登记宋至清代摩崖题刻2处、清代碑刻3通。划定并公布2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截至目前我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是基建考古、文物保护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建桥工业园区地块内包山丘墓地、半边田墓地2处古墓葬抢救性发掘工作。完成重庆市丰收坝水厂三期扩建工程、跳磴片区南侧“两横一纵”项目文物调查勘探试掘工作。完成《白沙沱长江铁路大桥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编制、修改及报审工作。完成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火工所旧址、谭家湾及彭家湾周家民居迁移保护工程、抗家桥和跳磴桥维修方案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目前彭家湾、谭家湾周家民居一标段施工已完成,待区政府批复迁移保护。 三是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总体稳定。明确全委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分工,印发《关于加强全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有力保障文物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未出现文物安全事故,总体稳定有序。全面落实文物建筑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已安装文物责任公示牌66个、文物说明牌4个。完成全区夏季高温天气文物安全生产大检查。完成全区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及消防能力三年行动任务,三年来共出动检查100余人次,检查2家博物馆和25处文物建筑单位,组织文物保护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巡查工作,截至目前,完成文物安全巡查710处次,检查安全隐患6个,整改完成6个。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月加强文物普法宣传教育,编发线上宣传4期,发放《文物安全监管法规文件和安全事故案件选编》60本,印发文物建筑及博物馆消防安全手册和海报600份。 三、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增强非遗传承活力 一是申报工作顺利推进。成功申报并公布第七批区级非遗代表性名录11个;成功申报并公布第五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团体)13个;成功认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 二是传承工作提质增效。组织堰兴剪纸、渝派连环画等非遗传承人深入16所学校,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普及教学,累计教授学员1000余人次;推荐3名非遗传承人参加市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 三是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结合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宣传月开展非遗体验活动10余次,惠及群众3千余人;组织非遗企业和传承人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10余次;市区两级媒体推送非遗宣传50余篇。 四是创新工作成绩斐然。“重庆大漆制作技艺”作品《朱金斑菠萝漆长方文盒》荣获2022薪传奖“优秀奖”;剪纸及大漆各一作品被认定为重庆市首批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剪纸作品《和谐社会》在“歌唱新生活 喜迎二十大”全国剪纸精品邀请展中荣获金奖。 |
相关资质
认可或执
业许可证
明文件及
有效期 |
无 |
绩效和
受奖惩及
诉讼投诉
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
资助及其
使用情况 |
1.接收捐赠情况:2022年度接受社会捐赠展品154件(套);2.使用情况:接收捐赠展品均用于博物馆收藏。 |
重庆市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2022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docx
11873067
重庆市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2022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5713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