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部门街镇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渝快办 政民互动 招商引资 魅力大渡口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街镇 > 部门动态

寻访大渡口红色印记丨志愿军战士甯德明的立功证书

日期: 2021-06-18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渡口发布、大渡口区博物馆联合策划推出“寻访大渡口红色印记”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融媒体音频、视频。

活动以音频、视频展播的形式开展,讲述大渡口区代表性的党史人物事迹和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展示红色资源,传承革命文化,庆祝建党百年。

回顾这三张立功证书来自抗美援朝战争,它们的主人名叫甯德明,生于1928年,大渡口区建胜镇人,在抗美援朝战争及上甘岭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在上世纪50年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团的电话班长,他曾在朝鲜战场荣立一、二、三等功各一次。

1950年秋,作为第二批志愿军战士,年仅22岁的甯德明随部队开赴朝鲜,负责保障通讯工作。195210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

43个昼夜的拉锯战,敌军先后投入6万余人的兵力,出动3000多架次飞机和170余辆坦克,倾泻炮弹19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战火中,一处已经被炸毁的炮兵阵地中躺着一个士兵,手中还捏着一个破损的通讯机。

他几次三番地想拿起通讯机,但是都失败了。他的左手掌从手腕处的骨头向外翻了出来,土壤吸着他流出的血,脸色也越来越苍白。

此时,他的急救包已经在昨日包扎头伤时用完了。眼皮越来越重,身上多处重伤让他快要支撑不住了,支撑他的是心中那份责任。

手腕的伤口快速用撕下的衣料包扎起来,因为太疼太紧张,还扎错了止血位置。紧接着,甯德明咬牙拿起炸断的电话线,一只手受伤了,只能用牙咬着,艰难的将电话线接起来。“我的任务能否完成,关系到整个537.7高地及其周围哨位的生死存亡。”多年后,甯德明回忆起来这段往事说道。

就在电话线接好没多久,又一颗炮弹飞过来,在他所在的不远处炸开,一块弹片瞬间嵌进了他的左脚脚背。顾不上其他,他只得忍着巨痛用手扣出弹片。

天旋地转间,他只记得耳边不停响起的炮火声,久久不停。这场战役打了三天三夜,甯德明和他的战友也坚守了三天三夜,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插线300多次,接线头超过600个,他的牙齿在撕咬线头时被生生拽掉。

正是甯德明和战友不畏战火,一次次将断掉的电话线接通,为部队作战指挥创造了条件,阵地才得以失而复得。最终,战斗取得胜利。战后,甯德明被授予一等功。

1955年,甯德明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战火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他的左脚伤处依旧需要每五天换一次药,整个脚腕都已经变成了灰黑色。然而,他却不曾讲起自己的这段过往,他觉得自己埋掉的不是奖章,而是战火。

革命人永远年轻。甯德明健在时,举手投足中仍显示出军人的气魄。他说:“有了军队,国家才安宁,人民才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