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大渡口区人民政府 部门街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区民政局 > 动态

大渡口区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日期: 2020-07-13

为切实加强历史地名保护弘扬传统地名文化,根据全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地名文化遗产鉴定》和《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重庆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依据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文化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等方面,通过镇街筛选申报、部门审核、专家评定,确定大渡口区第一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2条,现予以公布。

(一)龟亭山

龟亭山(小南海)既是山名也是险滩名,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沙沱村,旧属巴县龟亭里辖地,跳磴河入江口以东100多米,距长江北岸200米的长江中,南与巴南区隔江相望。该山是长江中一处卵石洲碛发育的石屿,基本呈西南东北向的长条形,其形似龟,海拔约210米,总分布面积4800平方米;龟亭山孤峰耸立,四面环水,风光旖旎,与安徽省宿松江段小孤山齐名。周边文物古迹有小南海观音寺遗址、巴人立市遗址、龟亭溪义渡遗址等。小南海龟亭寺(观音寺)曾是宗教信徒到四川峨眉山朝拜的驿站,历代朝拜者甚多。据中坝岛上出土的一通明代石碑所记,“小南海”在明代即有其名。明清时期,在龟亭溪入江口与龟亭山之间有木船摆渡,上岸后经迂回石阶可达山顶。清光绪初年,山面北石壁上刻有重庆知府王庆善手书“小南海”摩崖题刻。重庆市大渡口区博物馆藏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跳磴场济米义渡会碑一通。龟亭山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大渡口乃至重庆早期巴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大意义,为研究巴人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20111月,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二)金鳌山

金鳌山是大渡口区文献记载较早的著名自然景观之一,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金鳌村,最高点山顶处海拔495米,峰峦挺立,林木茂密,金鳌山山势雄伟壮观,巉壁削岩,山岚空气清新,绿荫森爽,尤为佳胜,山下东有伏牛溪绕足,南眺长江,西望金剑山峰。森林植被由低山、山地黄壤、山地石灰岩土组成,自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柏木林、竹等组成,农作物可终年栽培。山峰有象鼻嘴、薄刀岭、插旗山等。金鳌山是古人读书的好地方,明清时期有“十载金鳌九进士”之谚,文人墨客多有歌咏金鳌山的诗文。附近文物古迹有金鳌寺、金鳌寨寨墙、寨门遗址、古井、放生池、蛮洞沟水库等。以“金鳌”二字命名的有金鳌村、鳌山村、金鳌寺、金鳌山公墓、金鳌山登山步道、金鳌山轨道交通站等。金鳌寺因寺处金鳌山垭,以山名寺,创建时间不晚于元初,元至元年间初建于西山新屋坪,后迁至现址。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居士刘普净等人募资建寺大殿,崇祯十一年(1638年)扩建山门、接引阁、观音殿,清康熙年间重修经楼,清乾隆、嘉庆年间,由破山禅师嗣法弟子及再传弟子秀成、永年在此先后主持重建,成为大渡口区佛教名刹之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