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大渡口区人民政府 部门街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动态

公示|第八批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含详细名单)

日期: 2023-05-26

公示|第八批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公示(含详细名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为进一步强化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大渡口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经评审组专家规范、专业、公平、公正的审核把关,最终择优推荐11个非遗项目作为第八批大渡口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候选名录,现将专家评审推荐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20天(公示时间从202352日至202368日止)。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信、来电等形式反映问题。以单位名义反映的请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请署本人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异议受理单位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讯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钢花路302

邮政编码400080

联系人向娅  阴亚男

联系电话023-68905214

项目名称:宫妙中医暖宫疗法

项目类别:传统医药

项目简介:宫妙暖宫传统中医养生疗法属于中国传统医学范畴,是一项流传几百年的专治妇科宫寒病症的传统中医学疗法,《阳信县志》记载:“王牛姓,名天齐,唐人,精医术,避乱于此”,相传牛天齐出生在河北承德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学习医术。由于他医术高明、乐善好施,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被举荐到州郡、长安,成为唐玄宗的御医,深受玄宗器重。做御医期间,牛天齐研创配制出一种医治妇科病症的秘制药方,经反复实践后,发现其具有排毒、去腐生肌、清热解毒、抗炎止炎、美容养颜功效,且治愈了杨贵妃妇科疾病(《贵妃集》记载有:“以锦囊裹之,纳之入阴道”)。20世纪60年代,李兆华徒弟胡正富在湖南衡阳开设中医馆,取名宫妙中医馆,“宫”寓意医术源自宫廷,治疗妇科宫寒病症;“妙”寓意妙手回春,疗效灵妙。胡正富外孙蒋清昀从小跟随他们生活,耳濡目染之下,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蒋清昀定居重庆,承袭祖业开设宫妙养生馆,常年开展中医暖宫实践,惠及众多患者,深受好评。

项目名称:火云掌中医养生法

项目简介:火云掌中医养生法是一种传统中医养生法,具体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据其第六代传承人任明德讲述,其传承至今至少已有二百余年历史。火云掌中医养生法以祖传秘方炮制药酒,再辅助特殊按摩推拿手法(火云掌),促进药液精华快速被身体吸收,具有渗透强、吸收快,疗效佳的特点。火云掌中医养生法核心是祖传药酒,其严格遵循秘方,古法炮制而成。药材均为人工采挖的纯天然野生药材,主要包括川芎、白芍、熟地、苍术、白术、云苓、独活、防风、钻地风、千年见、秦艽、灵仙、五加皮、木瓜、桂枝、川牛膝、伸筋草、红花、苏木等30余味;炮制时间选择三伏天子时入缸,吸取天地之精华,经过4960度高粱酒密封浸泡,制成汤色红亮、药味浓郁,略带黏性的外用药酒。

项目名称:郑氏小儿推拿

项目简介:郑氏小儿推拿技法,属重庆奉节县郑氏家族郑文杰老先生继承郑氏先辈而世代传承的中医按摩推拿技术。郑氏小儿推拿技法与其他门派相比特点鲜明:不以小儿症状为主要,极其注重以小儿筋脉纹理颜色位置辩证,施治;有固定的“起手”和“收手”手法;固定推法只能向“内”推。由于郑氏小儿推拿技法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且其子女后人无意继承,影响日微,濒临失传。于2022年被大渡口区“赵氏康骨堂”创始人赵定华先生挖掘并成立“童乐尔小儿推拿中心”予以传承保护。

项目名称:太一炼形导引术

项目简介:“太一炼形导引术”源自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内敛导引医学体系,是一种用于女子养气活血,调经驻颜的导引方法,传承至今也有百余年的历史。“太一炼形导引术”结合“女子以血为本”的医学理论,融合“精、气、神”内炼导引方法,以调理女性生理周期为手段的一种女性独有的抗衰养生方法。通过一定的导引方法将胞宫中有形的经血,运转到乳房转化为先天之炁,再用先天之炁来营养五脏六腑,最后再在此基础上,斩断月经(非病理性的断经),古法叫“斩赤龙”,当作到清代妇科大家傅青主所说的:“妇人之中,亦有天生仙骨者,经水必一季一行。”自然就可以使女性达到由内而外的抗衰养颜的目的。05

项目名称:新月红茶茶艺

项目类别:民俗

项目简介:茶艺是茶道这一普遍概念下属的子概念,它是指在茶事活动中的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形式的总称。可以把茶艺概括为茶道的表现方法;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其过程是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茶叶,其次讲究壶与杯的和谐统一,或古朴雅致,或豪华庄贵。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重庆有着千年古树红茶村落,通过红茶茶艺、亲子茶艺、表演茶艺各种主题雅集活动,表达对传统习俗的和谐传递。

项目名称:元乙堂传统中医泛丸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简介:元乙堂传统中医泛丸技艺是中华传统医学中一项古老的中成药丸剂制药技艺。将预防、治疗视为一个整体,在深研道医形治和养生医学基础上,不断守正创新,反复总结、提升,研创出健身益寿的中医丸剂,后经云游的各代弟子广泛传播至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由其第五代传承人任明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重庆,目前主要由第五代传承人任明德和第六代传承人项中平在重庆开展传承实践。

项目名称:集邮鱼传统制作技艺

项目简介:集邮鱼制作技艺是赵家的祖传秘方,历代传承不绝,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吉友鱼选用绿色生态鱼,采用纯手工制作技艺,使其肉质鲜美、口感醇厚、麻辣鲜香、久煮不老,具有麻辣鲜香嫩的特点,成为重庆美食文化的一张名片。在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基础上,口味却不断改进,更符合现在食客的口味。

项目名称:载君舟皮鞋传统制作技艺

项目简介:载君舟皮鞋传统制作技艺是重庆市大渡口区建胜镇曾鼎荣家族所持有并在家族内世代传承至今的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据其子曾朝清(第二代传承人)讲述,该项传统技艺传承至今约有100 余年历史。民国初年,载君舟皮鞋传统制作技艺创始人曾鼎荣跟随南岸老君洞一老皮匠学习手工皮艺制作技艺,慢慢熟悉了各类皮料知识,并学会了简单的手工皮具制作技艺后,利用闲暇时间钻研手工皮鞋制作,后并凭借人脉资源,向武汉明月行皮鞋制作师傅请教,经过反复求教和实践,他熟悉掌握了手工制作皮鞋的工艺流程和核心技艺,于1947 年在重庆南纪门江家巷子 1号开办了“曾记鞋坊”,并将这一皮鞋传统制作技艺在家族中传承下来。

项目名称:大渡口传统植物染技艺

项目简介:植物染起源于中国,远在周朝开始就有历史记载,从大自然中萃取矿物与植物等染料,将青、黄、赤、白、黑称之为五色,再将五色混合后攫取其他的颜色,这就是古今有名的草木染。传统植物染是中国传统的植物染色方法,具有天然、环保以及现代工业染织无法表现的艺术性,但是现在却已经十分罕见。植物染传承人廖恩伟将植物染与新时代审美的家居用品原创设计相结合,将原植物染布料生产提升到民宿软装、文化空间装饰、高定服饰、文创品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同时带动了天然植物染行业进入文化产业发展阶段。

项目名称:大渡口传统簪花制作技艺

项目简介:簪花是现代对于传统国风发饰的一个统称。发簪作为的中国古代人的一种头饰,距今有上万年历史。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发簪的分类有多种:缠花、绒花、玉簪花、绢花等等。随着汉服文化的发展和兴起,没落的簪花随之兴起,材料款式和技法都有所创新个改良,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同时,创新更适合现代日常的簪花,造型精美,装饰题材丰富,制作工艺精湛,注重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项目名称:大渡口钩针编织技艺

项目简介:手工钩针编织最初被应用在花边钩织所以民间俗称钩花。钩针多以金属、竹、木、骨等材料制成,顶端带有弯钩。手工钩针编织就是:编结者利用钩针这种特定的工具,将不同的材料通过手工缠绕和钩拉等方法形成的织物状态。手工钩针编织工具简单,编结技法多变,具有镂空立体的艺术效果。钩编产品结构可塑性强,包括玩偶、头饰、装饰品、服饰、花朵等。实现无限款式与任意规格,兼具观赏与实用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