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部门街镇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渝快办 政民互动 招商引资 魅力大渡口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2022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应用中心

日期: 2023-04-04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4MB1E92595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中心


定代表

钟晓蕾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中心

业务范围

为全区发数据资源管理及应用发展提供

技术保障和服务。

重庆市大渡口区文体路126

法定代表人

钟晓蕾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收入

举办单位

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

5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单位今年以来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中心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同步推进,实施智慧防疫和产业赋能,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丰收。疫情防控,大渡口最早实现社会面清零;产业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一、坚持实施“云长制”,集约建设见成效

建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总云长”的组织领导体系,按照“应迁尽迁、应合尽合”的原则,分层分类持续推进信息系统迁移上云等云长制工作。

(一)着力贯彻落实、工作推进成效明显。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云长制”工作,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连续4年将“深化’云长制’改革,落实市级数据管理流通机制”纳入区级重点改革项目。一是通过实行工作体系、职责分工、项目清单“三明确”机制,有力抓好“云长制”推进落实。二是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加快数据有序共享,促进数据开发利用,累计汇聚119类、445.28亿条数据,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实现突破。三是贯彻落实《数据条例》等系列文件精神,联合网信、网安部门,组织40余个部门单位和50余家企业开展数据安全应急演练和专题培训,引入第三方机构渗透测试,发现并整改问题10个,实现全区网络与数据安全零事故。

(二)管好迁移上云、保障资金投入。

大力推动“管云”工作落地落实,按照市级要求及时关停区政务数据中心机房,依托“数字重庆云”建设“大渡区政务云”,累计推动18家单位、35个信息系统完成迁移上云。

二、狠抓数据“聚通用”,智慧防疫效率高

区委将政务数据资源建设作为全区深化改革重点专项,区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汇报;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专题研究推动大数据发展工作,定期调度数据资源共享,形成数据资源建设强大推动力,全区累计汇聚数据445.28亿条,沉淀有效政务数据1.46亿余条,全年新增主题数据库4个。

(一)持续推进“三张清单”管理机制。

为全区各单位政务数据资源建立“家谱”,分目录清单、需求清单、责任清单进行统一管理调度,截至目前共梳理形成35家区级部门、1030项政务数据资源,推动实现7家单位、728项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

(二)深化完善全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采取“城市数据中心+主题数据库”方式构建全区大数据中枢平台,通过平台累计汇聚沉淀35家单位及市级119类数据资源,累计汇聚数据445.28亿条,沉淀有效政务数据1.46亿余条,在原有人、地、事、组织、空间、消息六大主题库基础上,全年新增建设居民核酸、居民疫苗接种资源、社区静态管理、社区常态服务4个主题库,初步形成全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为实现各领域政务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数据分析支撑实体工作。

围绕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我区不断盘活用活数据资源,年内建设区级基层智慧治理平台,新增建设居民核酸、居民疫苗接种资源、社区静态管理、社区常态服务4个主题库,利用5次全员核酸检测数据与大数据平台人口库数据比对,形成《大渡口区人口筛查报告》6期,指导社区网格人员入户核查;疫情防控承压、攻坚期间,出具《重点行业保供人员应检尽检情况简报》、《全区60岁、80岁以上人口疫苗接种分布情况》等数据分析报告近150份,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调度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四)狠抓数据融通关键项目策划实施。

以关键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区级数据汇聚共享、融合应用、安全管理机制。经过周密的调查论证和业务梳理,结合区情实际,明确以区智慧应急平台、区智慧城管建设为关键项目,探索运用数字化思维推进城市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数据流、业务流、决策流、执行流融通,初步建成高效协同的区级“大应急”智慧中枢、城市管理物信融合中台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提升“纵横贯通”的区级数据资源共建共治共享。得到胡衡华市长批示的重庆市现代产业链服务中心项目已进入实际实施阶段,项目公司已注册落地,该项目将进一步促进市、区两级的数据汇聚共享。

三、贴近民生“小切口”,应用场景添新彩

区政府探索建立信息化项目及资金统筹管理机制,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年度智慧应用创新工作,智慧防疫、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慧停车等工作成效获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一)智慧城市“一屏统览”。充分发挥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作用,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需要,会同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共同开发智慧城市“一屏统览(1.0)”系统,采用智能可视化技术,分智慧政务、经济运行、城市运行、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环保六大板块建设“数字大渡口”智慧平台,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屏掌握、一体管控、一窗指挥,大数据作用和优势得到真正显现。

(二)数字城市“一镜到底”。围绕“做靓艺术湾城市新名片”的目标要求,我区统筹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基础数据采集,以城市实景三维数据+BIM人工模型数据作为重要的基础空间数据成果,将现实场景进行精确的数字化还原和立体展示。首期实施了“大渡口区环钓鱼嘴半岛空间地理信息采集及可视化展示”等近30平方千米,具有位置精准、分辨率高、要素全面、场景真实等特点。2023年将以此为基础,围绕全区103平方千米辖区面积开展地理实景数字化全覆盖建设。

(三)智慧停车“一路通达”。成功建成集物联感知网、大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平台、运营中心、标准化运营体系为一体,覆盖全区的智慧停车管理运营平台,配套建设近2000平方米的智慧停车运营管理中心,可接入管理停车场超2000个、停车泊位超10万个,接入停车视频监控超1万路,数据接入能力超过1亿条,可为广大市民提供完善的出行指引、车场查询导航、停车优惠等全方位服务,切实做到让市民“停车更便捷、支付更舒心”,同时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实现停车规划智慧化、智能化。

(四)智慧防疫“体现温度”。建设基层智慧治理平台,扎实有力推进智慧防疫,实现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数据贯通,多点投放智慧防疫机器人,推广发放保供人员电子通行证2000余张,精准发送疫情防控短信90余万条,申请应急赋码1万余人次,申请提取场所码数据5000余条,申请特殊转码30余人,查询渝康码异常信息5000余条,联合三大运营商为3500余名一线防疫人员免费办理防疫流量包。

(五)融合应用多点开花。注重大数据智能化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区内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推荐6个项目入选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库,2个项目被确定2022年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积极推动“渝快+”(渝快办、渝快融、渝康码、渝快政等)在区深度融合应用,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比法定时限缩减率提高到83%,全程网办率提高到93%;渝快融嵌入智慧建桥为全区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渝康码疫苗数据与区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实现对接。

四、助力补链成群“产学研”,产业突出创新高

依托重庆高新区建桥园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先行区,大力开展应用场景开放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是强化完善智能视觉产业链。以海康威视、萤石基地为龙头,在海康威视一期、二期基础上,推动海康三期、萤石基地落地项目建设,全力打造“西部视谷”核心产业集群。二是围绕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快速集聚。成功引进北京云智慧、银旭旷祥等企业,不断完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生态,逐步形成了以集成服务、硬件制造、技术运维、软件研发为特色的产业生态。三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初显雏形。紧成功引进交个朋友、九合永昇等企业,积极对接FCRS国际赛车电竞赛事中心、卡梅隆超视频产业园等项目,有力夯实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基础。四是聚力发展平台经济构建产业新增长极。聚焦产业互联网、供应链服务、数字交易等重要领域,大力推进平台经济聚集发展。

相关资质

认可或执

业许可证

明文件及

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有效期自2020430日至2025430

受奖惩及

诉讼投诉

接受捐赠

资助及其

使用情况


2022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应用中心.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