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日期:
2025-03-31
大
中
小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
12500104MB1E925952 |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中心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全区大数据资源管理及应用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按照大渡口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相关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全区信息化发展应用工作。 |
住所 |
重庆市大渡口区文体路126号 |
法定代表人 |
钟晓蕾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2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我单位今年以来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中心紧紧围绕数字重庆建设总体要求,聚焦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政务、民生、产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一、坚持数字赋能,政务数字化应用项目管理扎实推进(一)严格项目评审流程。依据《大渡口区政务数字化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大渡口府发〔2024〕3号),联合区委网信办、区委机要局、区财政局及第三方信息化专项评审机构,针对区文旅委、区商务委、区治理中心等5家单位报送的信息化建设(运维)项目开展专项评审。2024年度,已完成6个项目评审,有效规范了项目建设流程,保障了项目质量与资金合理使用。(二)强化项目统筹管理。对全区政务数字化应用项目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杜绝了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等问题。通过建立项目清单与进度跟踪机制,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二、聚焦感知资源,体系建设方案编制有序开展(一)全面摸清资源底数。根据“关于贯彻落实10月24日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任务分工的通知(渡数建办〔2024〕8号)”要求,协同区财政局、八大板块牵头单位、区治理中心等,对全区感知资源开展全面摸底调研。经初次摸底,已建成包含位移传感器、空气污染监测站、可燃气体监测仪等近90类,共计46000多个感知设备(部分重点单位正深入开展摸排调研),为后续资源整合与利用提供了坚实数据基础。(二)科学制定建设方案。针对重点领域,如设施运行、社会治理等,强化统筹规划,同步启动建设方案起草工作。与各板块成员单位协同谋划,精心制定详细建设目标。目前已征集各板块11个建设需求,涉及新建摄像头、智能门禁、污染物监测物联感知终端等23类,近5000个感知设备,明确了感知资源建设的方向与重点。(三)稳步推进项目实施。按照“分步实施、急用先行”原则,牵头开展“大渡口区物联感知设备增补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聚焦消防安全、城市管理、河道水质、地灾监测等7个方面,涉及紧急报警、一氧化碳探测、头盔摄像机、智慧井盖等22类,共102台套物联感知设备,并预留24套接入设备用于存量感知资源接入,有效提升了重点领域的感知能力。三、加强云资源管理及审批,优化资源配置(一)完成私有云迁移任务。严格落实10月24日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要求,全面推进本区3个存量私有云向“一朵云”的迁移工作,迁移率达100%,按时高质量完成迁移任务,实现了云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提升了云服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二)开展弹性配置管理。依据《重庆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弹性配置工作指南(试行)》,积极开展政务云资源弹性配置管理工作。通过梳理政务云资源弹性配置优化建议方案,加强与区级部门沟通协调,关停14台闲置信息化系统云主机,减半配置11台低效云主机,预计每年节约财政资金13.5万元,有效提高了云资源的利用效率。(三)严格云资源申请审核。强化区级部门信息化项目云资源申请审核工作,对区发改委、区住建委等部门的云资源申请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云资源分配合理、使用高效,避免资源浪费,保障财政资金的精准投入与有效利用。四、夯实数据资源管理及安全工作,筑牢数据防线(一)推进数据编目归集治理。持续推进数据、组件、云网、感知编目归集工作,已归集数据2826类,归集率97.44%,且所有归集数据均完成治理;编目感知资源64类,共17.5万个,接入感知设备45类,达13.07万个。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与标准化处理,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可用性。(二)助力重点领域项目开发。聚焦城市治理重点领域,协同“油气存储安全监管一件事”信息化项目,新解耦开发5个组件模块(人群态势分析、烟火视频检测、人员目标检测、区域人数统计、空间信息服务),均已上线,提前完成任务,为提升城区安全稳定和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重大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与技术保障。(三)强化数据安全宣传培训。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宣传,举办“推动软信产业发展,共筑数据安全防线”数据安全培训活动,邀请华为公司技术专家为区近100家区级部门和领军企业代表授课,巩固信息安全意识,提升政府部门和企业数字化防护能力。联合重庆市长征学校开展“数据安全校园行知识竞赛”活动,并与区委网信办共同组织开展“大渡口区2024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重庆市数据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数据安全氛围。五、推动重点信息化建设(运维)项目落地,提升信息化水平(一)完成部分项目竣工验收。11月27日,区治理中心信息化建设部分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区大数据发展局会同项目相关单位在区治理中心102会议室召开验收会,会上通报了项目建设及监理工作开展情况。业主单位(区大数据局、区应急局)、代理业主(区城建公司)、项目使用单位(区应急局、区治理中心)以及监理单位均同意按期验收,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将为城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二)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移民镇智慧化应急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并通过初步验收,相关进度款正在履行支付流程。通过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管理,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进度,确保项目按时交付使用,提升城市综合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三)开展运维方案评审工作。开展2025年度“大渡口区党政办公系统””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平台及渝快政平台”的运维方案评审,通过对运维方案的严格审核,确保系统运维工作科学、规范、高效开展,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为政务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六、组建数字重庆建设技术支撑团队,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一)助力一件事谋划与应用上线。根据数字重庆建设要求组建技术团队,在一件事谋划、感知资源编目、数据治理等多方面为全区数字重庆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各部门36个一件事提供技术服务,其中“油气存储一件事””行刑反向衔接监督””社会・渝悦・工程智安”应用已成功上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家校平安通道”等多个一件事通过市大数据局查重,推动了政务服务的流程优化与效能提升。(二)推进感知资源与数据编目治理。协助支撑全区编目感知设备数据23.3万条,涉及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等41家单位,包含摄像头、无人机、执法记录仪、可燃气体传感器、地磁等65种感知设备。支撑全区完成数据编目2811项,有效归集数据2617余类,数据编目合格率100%,所有已归集数据均完成治理,数据治理合格率86.2%;协助推动“个人社保信息””经营管理者基本信息””残疾证”等25项市级数据回流,为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保障。(三)梳理体征指标与承接市级跑道:协助梳理区政协办公室、区生态环境局、区城市管理局等41家单位体征指标数据;协助支撑全量承接市级跑道56条,子跑道223条,参考市级指标体系梳理我区城市体征指标1619条,其中回溯性指标50个,预警性指标60个,为城市运行监测与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七、积极推进“满天星”行动计划应用场景开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梳理丰富应用场景。累计梳理5批次共75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累计投资2.1亿元,涵盖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环保、智慧产业等多个领域,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空间。(二)加强宣传与交流合作。召开“满天星”应用场景新闻发布会,获人民网、华龙网专题报道,有效提升了大渡口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组织召开软信企业交流座谈会,面向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发布《大渡口区软件和信息化服务业企业供给目录清单》,累计发布86项企业软信供给能力,搭建了供需双方信息互享桥梁,促进了软信企业与政府部门、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八、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其他日常性工作(一)完成费用支付与项目结算。开展跨境赌博数据采集项目后期浮动费用支付,完成区治理中心外立面整体设计项目的终止和结算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合理。(二)强化系统安全与人员培训。完成“智慧城市数据平台”网络安全三级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保障了数据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组织开展“渝快政”部门管理员培训及权限设置等工作,提升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能力。(三)做好提案办理与专题培训。完成两会提案建议办理,共办理主协办提案16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组织区级各部门开展数字重庆建设专题培训,提高了全区干部对数字重庆建设的认识与业务水平。 |
相关资质
认可或执
业许可证
明文件及
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20年4月30日至2025年4月30日 |
绩效和
受奖惩及
诉讼投诉
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
资助及其
使用情况 |
无 |
14464366
重庆市大渡口区大数据发展应用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5713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