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安排部署,全面实施创新强区、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2024年,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指数71.8%,位于全市科技创新第一梯队。
(一)持续加强创新主体培育。紧紧围绕全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围绕服务工业、商贸、建筑和金融重点产业发展综合施策,实施“六个一批”系列举措,深入推进“双倍增”行动计划,2024年新认定科技型企业249家,累计达到785家,提前完成市局下达5年倍增目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8家(含到期复审33家),同比净增长25家,有效期高企数量达到173家。严格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对上争取和部门协同,努力交出创新高分报表,科技创新报表全年A档。
(二)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引导。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专业指导”研发投入体系,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区2023年度核定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达到19.6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5.41%,居全市区县第1。2024年宝武特冶航研科技有限公司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际复合成功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峰环境通过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精耕公司认定市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秋田公司认定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区企业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达到82个。
(三)持续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出台《大渡口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十五条政策(试行)》,为400余家企业兑现区级项目资金,有效激励各类主体开展研发创新,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近3年争取市级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重大和重点专项8个。承接重庆市知识价值信用贷试点1个。2024年区科技局在民盟中央十届经济论坛上交流发言。
(四)持续推动协同创新转化。与成华区签订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与成都电子科大创业孵化服务有限公司共建协同创新孵化转化平台。联合成华区、忠县科技局举办“义渡赛创会”暨成华—义渡科创赛、成都电子科大“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等活动,加快川渝科技协同。深化与高校院所科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2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