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部门街镇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渝快办 政民互动 招商引资 魅力大渡口 数据发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大决策预公开 > 草案解读

《大渡口区海绵城市全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大渡口区排水管网及管网淤泥处置专项规划(2021-2035年)》起草说明

日期: 2025-02-10

《大渡口区海绵城市全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大渡口区排水管网及管网淤泥处置专项规划(2021-2035年)起草说明

一、制定背景及依据

按照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渝府办发2018135号)及《关于印发<重庆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的规定区住房城乡建委统筹负责《大渡口区海绵城市全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按照《关于印发<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的通知》政策文件,并结合大渡口区实际,区住房城乡建委统筹负责《大渡口区排水管网及管网淤泥处置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

二、制定过程

(一)《大渡口区海绵城市全域修建性详细规划》

202111启动编制,20226月完成初步《大渡口区海绵城市全域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依据上位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并认真对照《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组织集中讨论,提出了多轮修改意见。20236完成专家评审及部门意见征求,2023911-1010日完成公开征求意见,202310月通过区政府专题研究。

(二)《大渡口区排水管网及管网淤泥处置专项规划(2021-2035年)》

20203月完成招标工作,202110月完成初稿,由于国土空间规划和市级专项规划编制方案一直处于调整状态,20236月完成各部门意见征求和专家评审,2023911-1010日完成公开征求意见,202310月通过区政府专题研究。

由于受到国土空间规划和上级专项规划长期动态调整的影响,本规划编制周期相对较长,但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吸纳。一是与国土空间规划和上级专项规划保持紧密对接,二是吸纳《大渡口区排水(污水、雨水)设施及管网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区十四五排水规划)的成果并根据我区十四五前半叶的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三是与大九污水处理厂扩建、伏牛溪污水处理厂新建工作保持紧密对接,同步动态调整。

三、文件主要内容

(一)《大渡口区海绵城市全域修建性详细规划》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全域谋划,将海绵理念贯彻至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2.已有成效和主要目标

依据《大渡口区2022 年度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报告》,已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排水分区数量共6个,分别为葛老溪1排水分区、桃花溪12排水分区、伏牛溪1排水分区。跳磴河14排水分区、桃花溪流域13排水分区(2023年新增)及葛老溪流域8排水分区(2023年新增),达标面积16.22km2

总体目标明确了各排水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污染物去除率达到规划指标要求,对上位规划布局的公共海绵设施进行落地性评估,细化了“十四五”期间分类目标,按流域分排水分区的提出提出了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

优化了全域排水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全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96%

3.主要内容

源头减排方面进一步分解明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的通则式源头控制指标,结合每个地块的相关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绿化率等)给出具体指标,以简化规划的执行;并结合经验提出精细化管控原则。

新建道路方面,以削减地表径流与控制面源污染为主、雨水收集利用为辅,通过渗透、调蓄、净化方式,实现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控制目标。

新建地块方面,根据各地块的用地性质、最小绿化率等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具体地块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污染物去除率指标(65%-85%)

排水方面,市政雨水排水系统与《大渡口区排水管网及管网淤泥处置专项规划(2021-2035年)》协同。雨水径流通过源头减排,使海绵设施饱和后自然溢流至市政雨水系统。市政雨水系统布置需与排水专项规划协同一致,雨水管(渠)采用多出口就近排放,按各条河渠的汇水范围,沿道路顺坡布置管渠。

4.涉及“十四五”的主要内容

按照《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海绵城市理念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城市建成区4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即:海绵城市建设面积需达23.51km2

依据《大渡口区2022 年度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报告》,已达到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6.22km2。则至2025年还需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7.29km2,按照“大渡口区海绵城市近期建设时序表”其中2023-2025年共计划建设11.64km2

(二)《大渡口区排水管网及管网淤泥处置专项规划(2021-2035年)》

1.现存问题梳理

本规划从“厂、网、泥、涝”四个方面梳理出大渡口区排水系统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污水处理能力待提升。由于受到上游来水影响,大九污水处理厂雨天超负荷运行;伏牛溪片区污水仍需提升至大渡口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下游泵站雨天基本满负荷运行。

雨污分流不彻底。现存2.95公里合流制管网,分流制区域存在较多混错接点(全区尚有382处市政混错接点),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不高,雨季存在溢流问题。

管网缺陷病害多。全区严重、重大功能性缺陷(34级)管网共788处,严重、重大结构性缺陷(3级和4级)共3521处。

排水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待完善。目前我区排水管网周期性、常态化、规范化的运维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现状清淤维护基本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性、预防性维护不足。

排水管网淤泥专业处理处置设施空白、处理不规范,淤泥的处理处置多袋装外运交由第三方处置。

内涝防治能力待提升。全区现存14处易涝点,其中6处已整改,8处正在整改中。

2.主要规划内容

在我区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文件、技术要求,从污水处理设施规划、排水管网系统工程规划、排水管网整治提升规划、城市内涝防治规划、排水管网淤泥处理处置规划、排水设施(管网)维护管网规划等六个方面开展规划编制,主要规划结论如下:

1)强化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解决污水处理能力缺口。规划至2035年,大渡口区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其中:大渡口污水处理厂的预控规模为10m3/d,伏牛溪污水处理厂的预控规模为10m3/d,大九污水处理厂的预控规模为13m3/d,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33m3/d

2)强化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规划至2035年,新增污水二、三级管网216.8km,管径大小为d400~d800;新增截污干管23.9km,管径大小为d500~d1200;新增雨水管网311.0km,管径大小为d400~d3000

3)推进排水管网淤泥妥善处置。规划至2035年,完成大九排水管网淤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预控规模40t/d,实现排水管网淤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

4)规划至2035年,大渡口区排水系统总投资为622774万元。其中:规划新增雨污水管网551.7km,总投资为455774万元;规划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6m3/d,污水处理厂总投资为165000万元;规划建成1座排水管网淤泥处理处置设施,投资为2000万元。

人:王雁

联系电话:023-68907070  159229819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