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八项整治工作,就“火锅食材问题”开展突击专项整治,着力净化夏季火锅食材安全消费环境,督促落实“日周月”风险防控。

5月14日,该局九宫庙街道市场监管所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火锅店开展突击检查,重点检查了后厨操作间、食材储存冷库等关键区域,通过“查票据、看实物、核信息”的方式,对火锅底料、牛羊肉卷、调味品等18类食材进行溯源核查。
“我们运用渝溯源系统核验了所有冻品的入境检疫证明,并对3批次散装底料进行快速检测。”执法人员通过检查,现场发现个别商家存在食材分区存放不规范、台账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已责令立即整改。
此次专项行动聚焦三大重点:一是严查食材来源,要求经营者提供完整的进货票据和检验报告;二是规范存储条件,重点检查冷藏冷冻设备温度及运转情况;三是强化添加剂监管,对餐具清洁度进行现场抽检。特别针对网络热议的“回收老油”“隔夜菜”等问题,执法人员通过查看监控录像、核对用油量等方式开展深度排查。
“以前总担心吃火锅吃到回收油和隔夜菜,又管不住嘴,现在有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保证,总算能放下心了!”消费者王先生在看到执法人员排查火锅餐饮门店后厨现场后感慨道。

在检查中,该所还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抽检的毛肚、黄喉等特色食材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将对外公示,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严厉打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5月13日,该局新山村街道市场监管所结合食品安全八项整治工作,对辖区各火锅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执法人员采取突击检查的形式逐一排查各火锅店,特别对辖区内客流量较大的,经营条件较差的门店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将火锅店所使用的火锅底料、调味品、毛肚、鸭肠等肉制品作为检查重点,查看了商家食品原材料进货溯源、加工制作规范、贮存使用报损等情况,严厉打击涉嫌使用“老油”、伪劣肉制品、违规添加等违法行为。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要求各火锅店负责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鼓励员工举报违法线索,发现相关线索及时拨打12315举报电话,共同维护辖区食品安全。

期间,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部分火锅店存在涉嫌使用超过保质期的火锅底料及涉嫌使用掺杂掺假的食材的违法行为,目前已立案调查。后续,该所将按照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八项整治工作方案,持续保持食品安全高压态势,守护重庆美食品牌。
截至目前,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已检查火锅企业61家次,立案调查3起,责令整改33家,监督抽检5批次,开通“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194家,全面推行废弃食用油脂数字化管理,入驻重庆阳光食品APP达100%。下一步将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对火锅餐饮单位实施动态监管,远程调取火锅餐饮门店后厨实时画面,不定期抽查食品留样标签信息,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