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0400928648XB/2023-0003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财政、金融、审计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大渡口区财政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3-05-08 | [ 发布日期 ] | 2023-05-08 |
[ 索引号 ] | 1150010400928648XB/2023-0003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财政、金融、审计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大渡口区财政局 |
[ 发布日期 ] | 2023-05-08 |
[ 成文日期 ] | 2023-05-08 |
关于重庆市大渡口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重庆市大渡口区2022年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4月25日重庆市大渡口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各位代表:
受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大渡口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2年,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稳”定基调、以“稳”顾大局,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我区“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主要政策落实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稳字当头促发展,经济大盘持续稳固。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落实区稳经济大盘金融支持举措,推动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见效,促进经济稳步恢复、质效提升。全力施策助企稳岗纾困。实施减税降费直达快享,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8.55亿元;落实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提高预付款比例,全年中小企业中标政府采购8.8亿元;为253家企业办理社保缓缴3,600万元,为419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646万元。聚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超1亿元,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支持五大百亿级产业补链成群、迅猛发展,支持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繁星义渡”行动计划;支持新认定科技型企业84家、“专精特新”企业26家、“小巨人”企业5家。致力引导激发创新发展。累计注入1,00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支持企业112家,发放贷款2.2亿元,助推科技型企业破解融资难问题。安排科技支出6,719万元,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5%,支持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52.4%,居全市领先水平。
二是稳中求进保平衡,财政运行稳健有序。坚持“破解收入困局”和“优化支出结构”双向发力,全力缓解收支矛盾。更高质量统筹资源。统筹“三本预算”财力,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亿元,增幅居中心城区第五,其中区级税收收入14.9亿元,税收占比达81%,收入质量居全市第三;实现非税收入3.5亿元,其中转让路内停车位经营权收入1.2亿元;盘活存量资金,年终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亿元。更大力度对上争资。安排3,000万元前期经费支持项目策划,细化分解全年目标任务,强化统筹调度,全年争取上级资金71.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3.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37.8亿元、政府债券20.3亿元。更严标准过紧日子。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十条举措,主动应对财政减收压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项目7,000余万元,公用经费由人均6万元调整为4.2万元,“三公”经费支出继续保持“零增长”。
三是稳中提质兜底线,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教育文体事业显著发展。保障教育和文体支出9.9亿元,支持建成育才小学红旭校区,实验小学改扩建等5个学校项目启动建设,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3%。支持开放美术馆1个、文图分馆7个,接收钢花影剧院实现公开运营。保障李雪芮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设完工,实现城乡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投入资金4.1亿元,支持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平稳运行,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717元/人·月,城乡特困人员补助标准提高至932元/人·月,孤儿保障标准提高至1,382元/人·月。支持打造“义渡就业列车”品牌,带动群众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增长248%。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防控。统筹预算约2亿元用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物资采购和临时方舱建设等,为全区60岁以上老人赠送防疫健康包,全力保障多轮疫情防控支出,推动防控重心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支持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四是稳扎稳打保重点,城乡面貌加速蝶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统筹引导作用,全力支持“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推动“艺术湾”名片打造。多渠道筹集资金15.7亿元,加快成渝铁路大渡口段升级改造、茄子溪长江音悦港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清水绿岸”和“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推进葛老溪段、钓鱼嘴滨江一标段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茄子溪段和渔鳅浩段项目,支持构筑大滨路绿化景观带、重钢崖线山城步道建设等。绘就公园城市底色。统筹资金5,683万元,支持实施“公园大渡口”年度建设项目22个,完成心湖公园等4个公园升级改造。筹措资金1.2亿元,支持新开工7个、建成完工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成跃进村片区管网整治工程,新建、改造、修复雨污水管网38公里。支持都市乡村建设。整合各类涉农资金4,218万元,支持“金鳌田园”综合体、中梁山康养等项目建设,乡村田园景观带、特色农作物景观化效果初显。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房风貌改造97栋,支持3,524套自建房安全整治、1,302户农村C、D级危房整治。
五是行稳致远防风险,政府债务安全可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统筹护发展。坚持以防风险、促发展为主线,全力做好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和债务限额管理,安排预算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息21.6亿元,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102.5亿元,牢牢控制在债务限额内,政府债务率继续保持在“绿色”低风险等级。力争债券稳投资。积极争取政府债券20.3亿元,其中:再融资债券18.1亿元,用于支持到期债券本金接续,有效缓解当期偿债压力;新增债券2.2亿元,支持H17地块小学等3所义务教育学校和跳磴生态小镇公益性项目建设。加强债券绩效管理,有效发挥债券资金促发展、补短板作用。坚守底线控风险。严格执行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债务动态管理,按月排查债务风险,定期调度偿债资金,确保到期债务足额偿还。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六是蹄疾步稳推改革,科学理财水平提升。依托区委“解放思想转作风、狠抓项目促发展”专项行动,以“思想大解放”推动财政“业务大进展”。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我区财政综合管理列全市第2名,获得市级奖励2,000万元。区级1,237个预算项目实现绩效评估、评价和监控“全覆盖”,涉及资金48.6亿元。开展土地专项债等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5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资金管理效能“全提升”。创建数字财政“管理+技术”全流程全链条财政业务集群,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涉及资金79亿元。全年财政投资评审送审18.1亿元,审减1.5亿元,审减率8.3%。政府采购申报计划12.8亿元,节约资金3.1亿元,节约率24.2%。预算公开评审项目819个,审减专项预算10.2亿元,审减率39.3%。财政监督检查“全覆盖”。开展77家企业代理记账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圆满完成第二轮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开展预算单位财务综合绩效评价。实现预算单位主要负责人内部控制建设培训和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评价两个“全覆盖”,我区内控建设监督检查位列全市第一。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和服务代表委员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人大决议决定。严格执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相关规定,严格按照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区人大财经委审查意见,依法向社会公开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直达资金分配等财政信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面落实财税改革任务,圆满完成2022年各项预算目标。
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向代表委员汇报预算执行、债务管控、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等情况,回答询问、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并按照审议意见推进工作,提升财政资金和政策效能。主动向区人大专题汇报2021年度财政决算、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情况、202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调整方案,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
三是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坚持把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作为做好财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年共承办建议、提案22件,其中主办1件、协办21件,切实将代表委员关于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真知灼见,转化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等具体举措,有力推动了重点民生问题解决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高温、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明显,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平衡难度前所未有。全区财政严格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全力以赴稳增长、战疫情、防风险、惠民生、推改革、护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执行情况。收入总计586,553万元,具体组成:本级收入184,079万元,完成预算的102.3%,同比下降9.2%;上级补助收入132,098万元;调入资金91,04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17,3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592万元;上年结转44,440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支出总计586,553万元,具体组成:本级支出384,745万元,完成预算的89.2%;上解上级支出27,76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7,30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731万元;结转下年31,008万元。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执行数 |
支出 |
执行数 |
总计 |
586,553 |
总计 |
586,553 |
一、本级收入 |
184,079 |
一、本级支出 |
384,745 |
税收收入 |
149,137 |
|
|
非税收入 |
34,942 |
|
|
二、转移性收入 |
402,474 |
二、转移性支出 |
201,808 |
上级补助收入 |
132,098 |
上解上级支出 |
27,767 |
调入资金 |
91,044 |
调出资金 |
|
债务转贷收入 |
117,300 |
债务还本支出 |
97,302 |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17,592 |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45,731 |
上年结转 |
44,440 |
结转下年 |
31,008 |
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方向: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569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群团组织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加强自身内部管理,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安全支出31,418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公安、司法等单位依法履职。支持政法部门执法办案、应急处置、基础装备、信息化建设,改善基层执法办公条件,支持执法办案中心、智慧侦查中心建设,保障实施“雪亮工程”、扫黑除恶等专项工作。推动司法救助体系建设,支持交通设施维护和秩序整治,有效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
——教育支出92,122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教委、学校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支持教育“双减”,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补助经费。支持新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做好“公参民”整改和校园安全保障。精准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资助政策,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科学技术支出6,91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科技局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落实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支持基层科普行动,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支持双创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保障创新绩效激励计划,支持知识价值信用风险补偿基金,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科技引导作用,稳步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679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文旅、体育、融媒体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支持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发展、文物保护和体育事业,支持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和旅游产业项目,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文物保护及修缮,促进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支持广播电视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251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社保、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落实各类人才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措施,支持“双拥”模范城建设。提高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补助标准,支持残疾人、红十字会等慈善事业发展,做好基本民生保障。
——卫生健康支出34,562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卫健委、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全力支持疫情防控,落实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及奖励政策,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提高到610元/人· 年,基本公卫财政支出标准提高到84元/人· 年,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节能环保支出11,961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生态环境局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统筹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低碳发展、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区域协同共治。重点保障跳磴河“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支持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全面加强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城乡社区支出50,949万元。主要用于:保障住建、城管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和社区组织正常运转。支持市政设施维修维护、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城市排水设施管护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垃圾收运及分类改革,兑现区域内购买商品房契税补贴。支持绿化管护、边坡治理和景观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农林水支出8,683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农业农村委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支持国土绿化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河道水文监测及河长定期巡查、农业综合执法等。支持乡村振兴,推广农业技术,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兑现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
——交通运输支出1,871万元。主要用于:保障交通局等单位正常运转及履行职能。新建S544新合村至拱桥村、跳陶路、石新路、民胜村等农村公路,加强交通执法,落实公交营运补贴及农村客运保险。支持交通行业污染防治,推进成渝铁路改造工程建设。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295万元。主要用于:推动企业信息智能化改造升级及品牌宣传推广,支持龙头企业配套产业链培育提升和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兑现专精特新奖励、微型企业双创平台运营绩效奖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建桥产业园建设。
——商业服务支出724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区域商贸流通和消费回补及市场保供,加大我区诚信体系建设宣传力度,完善重点区域公共商业服务配套。开展系列消费惠民活动,打造“公园商圈、多彩生活”活动IP。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3,383万元。主要用于:保障自然资源等公益服务事业方面支出。退还第七批矿山关闭采矿权价款,兑现“四山”管制区矿业权退出补偿,保障方家岩危岩治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17,695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支持6,021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老旧社区人居环境改造、燃气管道更新、雨污管网整治等项目,逐步提升城市品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收入执行情况。收入总计705,324万元,具体组成:上级补助收入378,44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6,000万元;上年结转240,878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支出总计705,324万元,具体组成:本级支出403,21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0万元;调出资金85,46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6,000万元;结转下年130,552万元。
202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执行数 |
支出 |
执行数 |
总计 |
705,324 |
总计 |
705,324 |
一、本级收入 |
|
一、本级支出 |
403,212 |
二、转移性收入 |
705,324 |
二、转移性支出 |
302,112 |
上级补助收入 |
378,446 |
上解上级支出 |
100 |
调入资金 |
|
调出资金 |
85,460 |
债务转贷收入 |
86,000 |
债务还本支出 |
86,000 |
上年结转 |
240,878 |
结转下年 |
130,552 |
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支出方向:
——城乡社区支出385,425万元。主要用于:稳步推进区域内征地拆迁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支持棚户区改造、永通地块征地拆迁、武警营地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公园照明提升、水体治理,支持实验小学、育才小学、M36-2、I59、I03等地块新建学校。
——其他支出3,523万元。主要用于:支持生态小镇建设,资助社会福利事业,支持社区养老服务建设。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收入执行情况。收入总计7,384万元,具体组成:本级收入7,294万元,完成预算的145.9%;上年结转90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支出总计7,384万元,具体组成:本级支出1,800万元;调出资金5,584万元。本级支出主要用于国有企业注资。
2022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执行数 |
支出 |
执行数 |
总计 |
7,384 |
总计 |
7,384 |
一、本级收入 |
7,294 |
一、本级支出 |
1,800 |
二、转移性收入 |
90 |
二、转移性支出 |
5,584 |
上级补助收入 |
|
调出资金 |
5,584 |
上年结转 |
90 |
结转下年 |
|
(四)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
2022年,全区政府债务限额1,025,5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59,5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66,000万元。全区政府债务余额1,025,49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659,492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66,000万元,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核定限额之内。按照财政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办法计算,全区2022年政府债务率为105%,低于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
2022年,全区争取到政府债券203,300万元。其中:新增债券22,000万元,再融资债券181,300万元。新增债券主要用于:支持N31地块、F10地块、H17地块新建学校,推进生态小镇建设。
2022年,全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付费支出33,243万元。
各位代表!过去的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应对大战大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战疫情、召必上,危急关头冲锋在前;这一年,我们聚财力、稳大盘,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这一年,我们解放思想、狠抓项目,“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乘势而起。全区上下以奋发有为、昂扬拼搏的姿态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立行!述往思来,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减税降费政策也将影响收入,财政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科技、产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战略任务需要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支出刚性增长,“三保”、重大项目、债务偿还等支出持续上升,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一些部门预算编制还不够精准,预算执行刚性约束还不够;一些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一些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还不够规范,财经纪律和财会监督还需持续强化,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财政各方面工作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但“雪里已知春信至”,随着各项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全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不断巩固,基本面长期稳定向好。我们坚信,有区委的坚强领导,有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有社会各界的和衷共济,有全区上下的携手奋进,我们必将继往开来、再谱新篇。
三、2023年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全力保障“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
(二)预算编制原则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科学稳妥、实事求是安排收支预算,积极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兜牢民生底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大财政资金资产资源统筹力度,优化组合财政金融工具,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加大对重点领域倾斜支持,确保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三是坚持绩效导向、激励约束。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注重投入产出比,全面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优化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会监督,硬化预算约束,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守住“三保”底线。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着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财政可持续和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三)全区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收入总计432,245万元,具体组成:本级收入196,043万元,同比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167,000万元,同比增长12%;非税收入29,04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7,708万元;调入资金91,75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731万元;上年结转31,008万元。
(2)支出预算。支出总计432,245万元,具体组成:本级支出安排411,94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9,29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00万元。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预算数 |
支出 |
预算数 |
总计 |
432,245 |
总计 |
432,245 |
一、本级收入 |
196,043 |
一、本级支出 |
411,948 |
税收收入 |
167,000 |
|
|
非税收入 |
29,043 |
|
|
二、转移性收入 |
236,202 |
二、转移性支出 |
20,297 |
上级补助收入 |
67,708 |
上解上级支出 |
19,297 |
调入资金 |
91,755 |
调出资金 |
|
债务转贷收入 |
|
债务还本支出 |
1,000 |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45,731 |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
上年结转 |
31,008 |
结转下年 |
|
2.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收入预算。收入总计434,191万元,具体组成:上级补助收入303,639万元,上年结转130,552万元。
(2)支出预算。支出总计434,191万元,具体组成:本级支出安排344,375万元,调出资金89,816万元。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预算数 |
支出 |
预算数 |
总计 |
434,191 |
总计 |
434,191 |
一、本级收入 |
|
一、本级支出 |
344,375 |
二、转移性收入 |
434,191 |
二、转移性支出 |
89,816 |
上级补助收入 |
303,639 |
上解上级支出 |
|
债务转贷收入 |
|
债务还本支出 |
|
调入资金 |
|
调出资金 |
89,816 |
上年结转 |
130,552 |
结转下年 |
|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3,939万元,相应安排支出3,939万元。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预算数 |
支出 |
预算数 |
总计 |
3,939 |
总计 |
3,939 |
一、本级收入 |
3,939 |
一、本级支出 |
2,000 |
二、转移性收入 |
|
二、转移性支出 |
1,939 |
上级补助收入 |
|
调出资金 |
1,939 |
上年结转 |
|
结转下年 |
|
四、2023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区财政将认真贯彻区委决策部署,落实区人大决议,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科学研判财政形势,合理编制收支预算,着力抓收入保平衡、抓支出保重点、抓管理防风险、抓改革提效能,推动我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紧扣除险清患,进一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防风险守底线,不断增强财政安全性、可持续性。严守“三保”支出底线。将“三保”作为财政工作首要任务抓紧抓实,严格落实“两个支出”优先原则,牢牢将“三保”支出控制在预算的大盘子里。加强财政运行、库款保障水平的监测与研判,精准调度,保障合理库款需求。严密债务风险防线。坚持底线思维,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定期开展债务风险排查,适时开展评估预警,确保不发生债务还本付息风险。强化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早实现项目预期收益。加大力度争取再融资债券,有效缓释到期政府债务本息压力。严肃财经纪律红线。把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进一步优化监督方式、硬化监督措施、强化监督问责,着力构建多跨协同、整体智治、高质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财会监督工作格局。
(三)紧扣改革求变,进一步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坚持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着力破除财政体制机制中的梗阻问题,增强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优化镇街财政管理,加快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激发活力的财政体制。做实做优项目储备,进一步发挥好专项债券在促进补短板、调结构、稳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新要求,序时推进一体化后续建设,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把绩效理念嵌入预算管理,形成预算编制、执行、决算闭环体系,注重发挥绩效目标的激励引导作用,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探索推进投融资改革。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通过EOD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逐步提升国有企业经营能力,增强经营活力。用活政府性投资基金,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四)紧扣惠民有感,进一步提升财政配置效率。坚持系统观念,加强“三资”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预算编制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深化“零基预算”,加快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坚决压减不合理支出,深入挖掘节支潜力。着力发挥财政评审作用,推动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扩面提质,督促指导预算单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最大化节约财政资金。完善财政统筹机制。持续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和衔接资金有效整合,加强预算单位账户资金监管,完善结余资金、存量资金收回统筹机制,最大化盘活财政资金。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企专业化整合,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利用,深化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企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不断优化资本布局结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扩大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供给,聚焦区委重大战略、重要决策、重点项目,推动“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更加注重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加快推动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的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既要看到“紧”和“难”,“三重压力”仍然存在,疫情影响仍将持续,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更要把握“稳”和“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振奋,各项重大战略深入推进,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为做好财政工作增强了信心和底气。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全区财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精打细算、巧作安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努力推动财政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谱写“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活动计划的一个反映,它体现了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范围、政府在特定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预算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它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日常生活乃至国家行政管理中被广泛采用。就财政而言,财政预算就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预算数:经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中发生收支增减变化,由政府委托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2022年预算草案经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批准后,受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兑现大规模留抵退税、商品房以及土地交易契税减收等因素影响,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按照要求,报告中的2022年预算数为调整预算数。
三本预算: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的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指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财政通过超收收入和支出预算结余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下年度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或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非税收入: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性资金。
上级补助收入:指上级财政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给予下级财政的补助资金,主要包括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上解支出:指下级财政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上解上级财政的支出,主要包括体制上解支出和专项上解支出。
“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财政“三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财政“三资”:即资产、资源、资金。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财政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健全财政支出的追踪问效和问责制度,对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高效运作程度、增加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益、促进政府财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转变政府职能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预算公开评审:指在年初预算编制过程中,采取成立评审组联合评审方式,对预算单位申报的项目支出预算进行评审论证,提出评审意见和建议的预算管理活动。评审组由区人大常委会专门机构、区审计局等监督部门、区财政局等专业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同时,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相关专家等人员参与。预算公开评审范围主要是区级财力安排的资金量大或涉及面广的重点项目支出。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加快建立完善现代预算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重要措施,旨在“以系统承载改革要求,以改革引领系统整合”。一体化系统建成后,横向上,将实现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支付、账户管理、会计核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债务管理、决算编制、政府财报等信息系统整合;纵向上,将打通中央、市、区县三级财政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无缝对接。
附件:重庆市大渡口区2022年预算执行和2023年预算(草案)最终版.docx